被需要,是一种幸福
文/天津京万红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秦艳
一个人的生命,长度能有多长?广度能有多广?生命具有局限性,人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而广度,便是在有限的生命去中探索更多的意义,去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最新消息,津南区两名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初筛阳性。”
突如其来的一个阳性报告,刺破了周六清晨暖融融的阳光,凝固了吃着煎饼果子的大哥的笑脸,为这座全国闻名的快乐之都按下了暂停键。
“最新消息,市疾控部门复核两份样布均为阳性”,“新增20例”,“至少传播三代”,“津南区全员检测”,“全市人员保持原地相对静止,等待全员大筛”……一条一条新闻接踵而至,目不暇接,打得人措手不及。
疫情牵动人心,安危事在人为。一句“听党指挥,能打胜仗”,艰苦奉献的医护人员,任劳任怨的基层工作人员,连夜搭好了帐篷,迅速吹响了集结号。天津作为“抗疫优等生”,再次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天津速度”。甚至还没来得及恐慌,我们就拥有了一队比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更温暖的,真正属于天津的让人安心的大白。
在远离疫情风暴中心的北辰区,一场抗击疫情的战争也无声的打响了。1月8号上午,第一例阳性感染者病例公布,1月9号一早我所在的佳荣里街社区便悄悄地开始了各种准备工作。我的妈妈是一位党龄30多年的老党员,社区的服务活动几乎场场不落,跟着妈妈参加过创文创卫,常规值班等多次社区服务活动,深知这次任务责任重大,在“内部人员”牵线搭桥下,我很幸运的在还未公开招募的时候便进入了志愿者服务团队。 在基层服务团队,我才真正理解了“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是英雄”。辅助这座城市安稳的,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稳住菜价的便利店老板,送外卖的小哥,只有编号的网格员,统称为志愿者的年轻人,退休的老党员,热心的社区大哥大姐。他们有姓名吗?没有,但他们都叫天津人。
在这里,我看到了什么?通红的脸颊,干痒的双手,纯净的眼神。
在这里,我听到了什么?大声的道谢,爽朗的笑声,真诚的掌声。
在这里,我做了些什么?没有电梯的楼道,一层一层敲门登记住户信息;夜晚昏暗的路灯下,蹲下站起的贴一米线,拉通道围栏线;露天广场上光亮如豆的小台灯下,一条一条的核对身份证号和住户信息;收到指令,立刻跑到每个楼栋去敲门叫大家下楼……
在这里,我收获了什么?滚烫得不能直接触摸的矿泉水瓶,一包又一包的暖贴,不知道是谁扔在登记台上的半指手套。老奶奶感动得红了眼睛,小宝宝奶声奶气的谢谢阿姨。
在这里,我想了些什么?这位小宝宝太配合了吧?这位大哥太客气啦!哏都人民未免太搞笑了一些吧?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被需要,是一种真切的幸福呀!
天津其实不能算是存在感很强的城市,她温暖质朴,平静祥和,明明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却总是被评为“最低调的直辖市”。但天津人民善良,热情,安逸,乐观,好吃的很多,好玩的事儿更多,人均相声表演艺术家。没有价格疯涨的蔬菜,没有吃不上饭的恐慌,天塌下来甚至能谢谢老天加床被,乐呵才是人生头等大事。你说天津的地标是“五大道”?是“津箍棒”?是摩天轮?我觉得都不是。疫情下众生百态,口号也能编成段子,排队验核酸的大爷自带BGM抖起了空竹,穿着防护服的大白跳起了街舞,“核酸大筛听指挥,叫到哪栋哪栋动,没有叫到不要动,动了下楼白挨冻”,那些看起来搞笑到略显离谱的段子,正是天津人民的真实生活写照。天津人民的淳朴善良,乐观积极,满腔热血,拳拳赤子之心,才是天津最真实最宝贵的地标。
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短短几天过去,我们已经收到了多次某区全员阴性的好消息,天津再一次交出了优秀的答卷。
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个虎年注定了会是不平凡的一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每一位中国人的精神和信念。
虎虎生威抗疫情,平平安安迎新年,是每一位天津人的责任和祈愿。
此时此刻,我们正在听从上级安排,紧锣密鼓的准备着第三次全员核酸筛查工作,三筛,也是Sunshine,未来的每一天都是阳光普照,温暖和煦的好日子。而我,依然会选择奋战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无畏艰辛,勇往直前。我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让我们一起静候天光大亮的那一天吧!
天津加油!
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