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媒体聚焦

药酒进补分节气   时令养生最相宜

古人季节养生与时令药酒(四)

转载自《城市快报》2013年1月7日 第十刊 杏林古韵     作者:肖明舒

  乐家老铺药酒博物馆内乐家老铺情景再现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因为古书《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又由于与“久久”同音,便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在古代,人们从很早就开始过重阳节,民间在重阳节的习俗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 菊花酒】

  遍阅史料,唐诗宋词中有不少描绘重阳的诗句,唐代诗人孟浩然著名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就讲述了重阳节恬静而惬意的乡村生活;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时,思念远在他乡的亲人,他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更是脍炙人口的诗句。到了今天,国家依旧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就是为了让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让农历九月九这一天成为全国人民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到来之际,正值深秋之时,日照减少,气温渐降 ,花木渐渐凋零,萧瑟的秋日景致很容易让人因景触情,产生忧郁、烦躁、凄凉、垂暮之感。而如果老年人情绪不畅,会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如想在秋季保持健康、延缓衰老,此时的生活就应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另外,适当地调养更是不错的养生保健之选。这里就要提到重阳之日的一种保健药材——茱萸,汉魏时期笔记小说《西京杂记》中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这里所指的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嫩时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入药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除了果实之外,其茎、叶也可入药,功能暖胃燥湿,更是很多传统名药的重要成分之一。《本草纲目》说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而古人不仅使用茱萸为药,他们还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晋人周处《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当然,众所周知,秋日是收获的时节,大自然就像一座宝库,有很多宝藏可以为人所用,除了茱萸之外,重阳节时,饮用菊花酒也是古人在此时调养身体,避免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好方法。

  作为一种喜凉爽、较耐寒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菊花的花期在九月以后。“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咏菊》写下了赏菊后为菊花在寒风中傲然盛开而震撼感动的心情。“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是与白居易同时代人黄巢在咏颂菊花凌霜盛开,高洁坚强的品格。确实,菊花的美,淡而有味,雅而有致。

  除了为历代文人墨客喜爱称赞,在中医中,菊花自古还是一味良药,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把菊花列为药之上品,认为“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五代时期的另一本本草书《日华子诸家本草》也有菊花“作枕明目,叶亦明目,生、熟并可食”的记载;到了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则对菊花的药用功效做了深入细致的总结,“(菊花)苦、平、无毒。”主治风热头痛、膝风痛、病后生翳、眼目昏花等等。因此,用菊花为原料酿造的菊花酒,除了拥有菊花的药用特性之外,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古人饮菊花酒的习俗始于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文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中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还有南朝梁关均撰《续齐谐记》记载,“九月九日……饮菊酒,祸可消”,也是自古重阳节时就有采菊酿酒习俗的佐证。到了明清时,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也对其有详细记载。而自宋代以来,人们还在菊花酒中加入多味草药,让其强身健体效果更佳,《太平圣惠方》是宋代官修方书,系北宋翰林医官院王怀隐等人在广泛收集民间药方的基础上,吸收了北宋以前的各种医书的有关内容集体编写而成,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以及参考价值。里面记载了菊花酒加入其他中草药材制成养生药酒的详细制法,此药酒原料主要为菊花,另有生地黄、枸杞根、糯米以及适量酒曲。制作时,前3味药加水煮至减半,浸泡糯米,沥干,蒸后待温,与酒曲药汁同拌,之后入瓮密封,等待发酵之后做成的药酒有壮筋骨、补精髓、清虚热疗效。

  事实上,现代医学认为,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实为养生健体佳品。因此,时逢重阳佳节,秋高气爽,菊花盛开,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享受类似于当年晋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般的悠闲自在,在这美好的秋日里是一番多么浪漫又温馨的图景!

  本报记者 肖明舒

企业微信订阅号
企业微信服务号
淘宝官方企业店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    |    (津)-非经营性-2022-0019    备案号:津ICP备1700447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646号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大明道20号    邮编:300112    电话:022-27795500    27795105    传真:022-27795500
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