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京万红药业:老字号的峥嵘岁月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信息杂志
记者/刘伊玲
只有在传承中创新,才能使自身在战略、体制、结构上得到优化。
在老字号的中药企业中,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下称“京万红药业”)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如果从1913年北京同仁堂第十二代传人乐达仁先生在天津估衣街始建“达仁堂”药铺算起,“京万红药业”已经走过了105年的光辉岁月。
如果从1981年独立建厂算起,其37年的现代企业成长史,与整整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史几乎同步前行。
如果从2007年12月28日更名为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算起,企业在实现企业名称、注册商标、产品名称相统一的十余年时间里,让京万红药业这一凝聚了深厚文化内涵的品牌变得家喻户晓。
京万红药业的前身,是从达仁堂制药厂独立出来的具有“中华老字号”称号的国有制药企业天津达仁堂制药二厂。在充满挑战的发展与传承史上,这家颇不平凡的企业历经公私合营、改组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变革,最终成长为今天我们看到的享誉中外的老字号品牌“京万红药业”。
京万红药业的发展历史,事实上也是一部典型的中国企业成长史。其头顶老字号的光辉荣耀,坐拥天津市的商业氛围,拥抱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在近四十年的历史长河中,凭借坚守、传承、改革、创新等一系列举措,赋予了这家老字号以新的生命,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之中,这家颇具代表性的中药企业,跻身改革浪潮,几代企业领导者励精图治,从而创造了一系列的改革奇迹。
2018年8月8日,在由天津市商务委举办的“天津市国际自主品牌培训交流会暨‘天津市重点培育国际自主品牌’授牌仪式”上,京万红药业正式成为“天津市重点培育国际自主品牌”中的一员。
资料显示,自2017年以来,天津市商务委先后组织开展了三次“天津市重点培育国际自主品牌”评选工作,共有47家企业的56个品牌获此荣誉。自主品牌“京万红”能够位列这一荣誉榜单,足以证明其品牌实力。
在京万红药业荣膺“天津市重点培育国际自主品牌”之后不到十天的8月18日,来自中外的多位免疫学专家、教授齐聚广东省中医院,对具有2000年传统的中药痹祺胶囊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科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京万红药业旗下的痹祺胶囊在治疗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骨保护方面,与西药对比疗效显著,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痹祺胶囊具有较好的抗炎、止痛及保护骨关节的作用。
两个发生在近期的新闻,让京万红药业成为中医药行业的耀眼明星。这家立足天津,与同仁堂同宗同源的中药企业,以持续不断地再创佳绩来诠释其在这一行业的地位。而剖析这家老字号企业的成长基因,会发觉其成长的逻辑对于中医药企业具有着独特的借鉴价值。
“京万红”横空出世
从1913年的乐氏十二世传人乐达仁先生在天津始建达仁堂至今,百年历史弹指一挥间,在企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历经风雨,几经变迁,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之路。直至2007年12月28日,更名为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确立了“以文化树品牌、以品牌促发展”和“京万红软膏为代表的外用药系列、痹祺胶囊、药酒系列三大品牌主线”的发展战略,实现了企业名称、商标、产品名称相统一,开启了“京万红”品牌化运作新纪元。企业更名后,赋予了“京万红”品牌新的时代寓意。“京”—代表北京,寓意中国。“万”—代表亘久绵长,传承永远。“红”—象征顺利、成功、受欢迎。“京万红”寓意着中国的京万红品牌亘久绵长、传承永远、唱响神州,成为享誉全球的国药经典。
《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近年来采访过的京万红药业的人员,无不给人一种奋发向上之感。从企业新时期改革的掌舵人,担当创新与研发的中层管理者,再到工作在一线的员工,谈及的均是京万红药业传承百年的工匠精神,以及未来企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当时间的指针拨向2018年之际,京万红药业的各项业绩捷报频传,具体而言,在今年的基础上时间过半任务已经完成过半,超额完成了26%,痹祺胶囊在市场上也取得了20%的增长佳绩。通过深入的挖掘梳理,京万红药业经营管理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以生产一线为例,工资薪酬体系与绩效考核体系愈来愈与时俱进。在管理、营销、科研、蓝领四条线,考核与激励机制得到了数百名员工的认同,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京万红药业始终以文化立企,以科技兴企,以人才强企。”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徐道情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强调,企业作为老字号创新的代表,要始终做到“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力争站在创新的前沿。
随着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战略发展目标日趋明确,一条前景广阔、未来可期的改革大幕正徐徐开启。
老字号“逆生长”
自2017年起,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品牌是声誉,是故事,更是责任。这为老字号在新时代重振品牌带来了新机遇,京万红药业在一面传承、一面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融合了老牌国货的品牌价值、文化内涵的京万红软膏近年来屡屡在文化传播领域推陈出新,例如近期制作的以母亲节为主题的特别短片——“爱的主题永不褪色”,甫一推出就产生了“刷屏”效应。这部短片讲述的是三代人饱含亲情的暖心故事,将爱与传承融入到京万红软膏的历史发展脉络中,传递京万红品牌的“传承”魅力。事实上,这部带有温度、富于情感的宣传片,所代表的正是京万红药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上的共鸣。
在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徐道情看来,爱是代代坚守的传承,凝聚了几代人的毕生心血,这与京万红软膏承袭古法秘方、技艺精益求精的产品特性相吻合。中医药历经几千年发展、积累和沉淀,是历代医药学家传承给我们的智慧结晶,更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
在徐道情眼中,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体现无疑就是质量,其不仅是企业发展之根本,也是品牌蜕变的基础。在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灾难中,京万红药业捐赠的京万红软膏治愈了众多患者的伤痛,与西药相比其作用更加明显。2008年汶川地震时期,带队赈灾的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对京万红软膏的疗效印象深刻,并给予了高度的赞誉。
“企业发展靠质量,一切品牌荣誉的萦绕,都要以质量为基础,质量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徐道情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强调,一家有价值的企业要始终将质量放在首位,只有如此,其他的战略才有落地和实现的可能。
中药出海先锋
中国的中医药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但作为世界医药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医药在全球化的今天,也面临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走出去难题。如何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医药的硕硕成果,是新时期中医药人的使命与责任之一。
“作为中华老字号中药制药企业,京万红药业不仅要传播品牌文化,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更要与时代结合,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来打造我们的国货精品;同时加快品牌建设和‘走出去’步伐,力拓中国品牌的全球影响力。”徐道情也认为,以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为代表的行业盛事,给京万红药业这家百年老字号带来了属于它的全新时刻。
徐道情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介绍,近年来京万红药业积极响应《天津市国际自主品牌建设“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国际市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在京万红已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上,分步骤地开发新的市场,推广新的品种,增加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区域覆盖。企业特别注重国际商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遵循“市场产品未动,商标注册先行”的原则,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投入力度。举例而言,京万红药业已经相继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新西兰、马来西亚、菲律宾、马德里等共46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京万红”商标的注册,从而基本实现了在全球主要市场范围内保护自己的商标和宣传自己的品牌。与此同时,京万红药业在国内也已经成功注册了44件商标,使“京万红”、“痹祺”商标等全部适应类别实现了防御性注册。
众所周知,中医药国际化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便是标准问题。多年以来,京万红药业经过不断探索,希冀以筹谋长远和局部推进的方式进行中医药国际化的整体突围,这种实践思路,被国内众多中医药企业与专家所认同。在这方面,京万红软膏便是卓有成效的一例。京万红软膏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烫伤膏品牌和秘密级国家秘密技术品种,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因其在治愈烫伤、烧伤等疑难病症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还被“中国创面修复专科联盟”正式遴选,在2016年5月欧洲德国烧伤科医学会议上由付小兵院士向全球做了重点推介。
徐道情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透露,京万红药业在此前国际化的基础之上,正加大开拓国际市场力度、多方面进行发力,从而继续引领中医药国际化之路。在其构想之中,一方面,未来将把京万红药业的国际部予以单独设立,通过招聘深谙国际市场的中医药人才来推进京万红药业的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包括开拓非洲市场的具体方略已经在谋划之中,通过借力天津援建非洲的项目,在防晒伤、烧伤等领域发挥京万红药业的比较优势,不断研发和优化现有药品种类,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在国际市场打响京万红药业的知名度。
重新出发
企业的创新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京万红药业的创新之处,是依托于自身的创新与研发实力,持续对既有品种的优化和新产品的推出中进行发力。
作为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中药生产企业,多年来京万红药业始终重视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积极投身于科技研发。过去数年来,京万红药业在张伯礼、王永炎、刘昌孝等多位两院院士及知名医学教授等领衔的重点项目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京万红药业并未因此而止步。
据悉,对京万红软膏和痹祺胶囊的创新研发仍在不断推进之中,而顺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也正在持续研发,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京万红药业,正以累累硕果诠释着一家创新中药制造企业的价值。截至目前,企业已拥有软膏剂、胶囊剂、酒剂等七个中药剂型,15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中药品牌,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文化传承层面,徐道情透露,京万红药业将通过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乐家老铺沽上药酒工坊的品牌运作,努力开拓保健酒和食品酒市场,使“沽上药酒工坊”品牌在全国迅速升起,并广泛传播,成为酒文化中的知名品牌,打破其仅在药酒领域中的局限。
“适应医药形势的新变化,顺应百姓健康需求,立足企业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和质量升级,调整产品结构,挖掘产品治疗的适应范围,创新市场经营模式,弘扬企业文化,在弘扬京万红品牌的同时积极培养和创立痹祺与沽上药酒品牌。未来五年内企业经济快速增长,职工收入大幅增加,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经营特色更加突出,综合实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在京万红药业的官方网站上,这样诠释企业未来的奋斗目标。
“今天的京万红药业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期,每一名京万红人都应不忘作为医药人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敬业爱岗、追求奉献,共同努力建设京万红药业更加美好的明天!”徐道情书记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强调说,“屹立于其作为现代企业的第37个年头,京万红药业在使命与价值追求的道路上踌躇满志再出发。”
时间轴
1913年
乐氏十二世传人,乐达仁先生在天津估衣街 始建达仁堂,与北京同仁堂同宗同祖,一脉相 承,都是具有三百年历史的“乐家老铺”的正宗后裔。
1954年
全国解放,达仁堂的经营发生了天 翻地复的变化,1954年成立达仁 堂国药有限公司,并于1955年实 现了公私合营。
1966年
更名“天津工农兵药厂”。
1973年
更名“天津第二中药厂”
1980年5月1日
达仁堂恢复了老牌匾,由时任的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医药总局局长胡昭 衡先生亲笔题写了厂牌。
1982年1月1日
更名天津达仁堂制药二厂,驰名 中外的“虎骨酒”、“京万红”、 “国公酒”、“狗皮膏”、“追风 膏”等是其看家产品。
1989年
被国务院企业指导委 员会评为国家二级企 业,是当时天津市的利税大户。
1994年
被国家内贸部授予“中 华老字号”荣誉称号。
2002年
企业的软膏剂、胶囊剂、丸 剂、糖浆剂、合剂、酒剂 、膏 药、抹剂八大剂型90多个品种一次性通过 国家GMP认证。
2003年
改制成为天津达仁堂 达二药业有限公司。
2005年
痹褀胶囊被国家科技部基础攻关项目“中 药材标准及相关中药临床疗效观察标准” 课题组遴选,被确定为全国唯一风湿类疾 病临床实验药物。
2007年
更名为“天津达仁堂京 万红药业有限公司”, 实现了企业名称、商标、产品名称的统 一,自此开始了“京万红”的品牌化运 作征程。
2008年
京万红药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 技术企业,天津市”十一五”制 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示范企业,京万红大品种 系统开发项目获得天津市科委“科技创新基 金”,京万红软膏与橡皮生肌膏的联合用药在 5?12四川汶川地震中作为国家卫生部治疗外伤 的指定用药。
2009年
“京万红”被认定为首批“津门老 字号”、天津市20件优秀商标创意之 一,京万红药业被评为天津市“3A”级劳动关系和谐 企业等众多荣誉,年末企业顺利实现了“两个一”的历 史性突破“销售过亿、利润过千万”经济指标。
2010年
“京万红”获中国驰名商 标,企业实现了“三年有 成”的奋斗目标,完成经济 指标三年翻一番。
2012年
截止目前,企业荣获国家级荣誉六 项,市级荣誉十三项,销售收入和利 润以平均百分之二十几的速度持续增长。至 2012年的连续五年,企业员工每年平均工资 涨幅为16.9%。
2013年
国家卫生部令第93号发 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012年版),京万红药业的京万红软 膏、风湿液和更年安胶囊进入该版目 录。至此,京万红药业共有10个国家基 本药物目录品种。痹祺被认定为中国驰 名商标。
2014年
《京万红软膏组方与制 作技艺》荣登第四批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使 得传统中药制作技艺和深厚文化得以很 好地传承,为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以 外用药助推中药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石。
2015年
因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 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 企业荣获“第四届亚洲伤口愈合联盟年 会暨北大创面愈合国际论坛”合作奖。
2016年
企业被天津市市场和质 量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定 为“天津市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
2018年
京万红药业正式成为“天津市重点培育 国际自主品牌”中的一员。“乐家老铺 沽上药酒工坊”入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 游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