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媒体聚焦

琼浆玉液醇厚药酒香飘寰宇

——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留学生参观药酒工坊纪实(二)

转载自2012年6月11日  《城市快报》 第十刊 杏林古韵  作者: 李宁

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留学生品鉴药酒 摄影高国义

杏林仆人  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2001年,曾有一部名为《刮痧》的电影备受关注。《刮痧》讲述的是一位中国老人前往美国看望孙子,孙子生病时,用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刮痧的方式为孙子治病,但因为美国人不理解这种基于中医皮部理论的疗法,而认定老人虐待孙子。

这种文化冲突,反映出了中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在海外的一个侧面。然而,这仅仅是一个侧面,随着外国人对中国中医药文化认识的加深,在海外,并不只是有华人的地方才有中医。

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留学生参观药酒工坊期间,通过与他们聊天,记者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从小就在各自的国家接触到了中医的某个侧面,并由此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而这,正是促使他们来中国留学的最大动力。更有多年久居海外的美籍华人,因醉心于中医药文化而毅然回到中国求学。在他们身上,记者感受到了中医文化的巨大魅力。

智利马乐天:展馆内顿生亲切感

马乐天来自于智利。在他儿时的记忆中,源于中医的针灸、按摩疗法在智利很流行。特别是针灸,智利不仅设有专门的培训学校,还设有相关证书。学习针灸的人取得证书后,才能获得从医资格。马乐天说,智利政府对医疗管理非常严格,针灸作为外来疗法,能得到政府的官方认可,实属不易。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马乐天,从小就对中医文化心驰神往。高中时,他对哲学发生了兴趣,研读东方哲学时,老子的《道德经》让他对神秘的古老中国更感兴趣。高中毕业后,他花了两年时间学习针灸并取得了证书,那之后的两年,他用针灸帮助很多病人重获健康。与此同时,他越发觉得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要学得扎实、学得透彻,只有到它的发源地中国去。

就这样,马乐天申请了奖学金,到中医药大学系统学习。而中国之旅,也让他对中医药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没到中国前,我只能通过广告、电影、小说等了解中国,关于中医药的知识,更多是听传说,但是到了中国后,我实实在在看到了很多疗法,更清楚一些疗法的临床应用。另一方面,我更加了解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我觉得中医传下来的,不只是技术,而是一种智慧。它不仅是教人怎么治病,而是传达一种天人合一的观念,让人能找到一种整体的平和和平衡,达到养生的目的。”如今,研读过众多古代典籍的马乐天,俨然已经是一位中国通。

显然,马乐天对展馆二楼陈列的药罐、乳钵、药戥、药匙、药杵、串铃、药瓶、药鼓、温酒壶等器物分外感兴趣。他兴致勃勃地指着战国时期出土的砭石对记者说:“以前读古书,知道扁鹊用砭石给人治病,但那时只在书中看到过砭石的样子,现在在展馆内看到那么多多年之前的文物,忽然对扁鹊有了接近的感觉。”于是,马乐天一边好奇这古老的文物是如何保存到现在的,一边对展馆内众多的收藏赞不绝口。

美籍华人刘清:被职业药人的素养打动

并不只是马乐天,巴西留学生罗爱琳、韩国留学生尚希罗都从小就在自己的国家接触到了中医。和他们相比,美籍华人刘清显得有些特别。

上世纪八十年代,刘清在南开大学毕业后,即出国深造,此后一直留美经商。用他自己的话说,如今孩子大了,不用再拼命了,远在他乡的刘清忽然觉得生命有所欠缺。于是,他利用闲暇时间学习中医药文化。

刘清本是学物理出身,此后一直从事和经济相关的工作,是中医药文化的门外汉。但是刚一接触,刘清就发现中医药文化有很强的吸引力,那种深厚的底蕴和内涵,让他心醉。

“本来我只是想随便学学,结果越学越带劲,索性就又上学了,开始了新的学习历程。”刘清说。

因为文化同源的原因,刘清更能理解讲解员赵老师讲述的种种,其间不断发问,而赵老师的回答总是让他觉得受益良多。

刘清说:“我参观过很多博物馆、展览馆,但这是唯一一家主要展示中药和药酒的展馆。赵老师的讲解细致、深入、专业。我们这学期正好有中药课,但是在这里,我能实实在在地看到中药材的实物,了解它的应用,而且清楚了配置药酒的过程,这是课堂上学不到的,尤其是对制作药酒的过程、职业制药人的医德素养和理念,印象深刻。”

刘文伟总经理:传播中医文化是我们肩负的使命

在美国多年,刘清的确看到很多人在用中医治病、卖中药,但他说,在美国和加拿大,被官方接受的中医疗法只有针灸。对此,他解释说:“西医是以现代科学理念为基础,而中医的现状、遵从的哲学跟现代科学有差异,所以西方很难接受。”

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总经理刘文伟显然早就开始关注药酒文化乃至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问题,而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传承,也正是京万红药业当初建立展馆的初衷。他说:“药酒文化是中医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乐家老铺的传承者,我们担负着挖掘、整理、保存、传承并将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的责任。我们自愿把这种使命扛在肩上,不仅要让自己的同胞了解,还要让这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走出国门,享誉世界。”

采访中,刘文伟还表示欢迎各界人士到药酒工坊参观。事实上,乐家老铺沽上药酒工坊每年都要接待很多来自国内外的参观者,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留学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批。参观将要结束时,药酒工坊的工作人员拿出了馆藏的药酒请留学生们品尝,在药酒的醇香中,留学生们的赞叹声不绝于耳。参观结束后,几位留学生还到展馆外京万红药业的药店内购买了参茸酒、壮骨木瓜酒、三鞭酒等,他们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乐家老铺沽上药酒工坊的信任和认同。

本报记者 李宁

企业微信订阅号
企业微信服务号
淘宝官方企业店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    |    (津)-非经营性-2022-0019    备案号:津ICP备1700447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646号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大明道20号    邮编:300112    电话:022-27795500    27795105    传真:022-27795500
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