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文化之力 打造中国药酒领军品牌
贺第五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开幕
转载自《城市快报》2012年10月8日 第十刊 杏林古韵
金秋十月,金风送爽,第五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明天将隆重开幕。书法大家和书法作品云集,20余项大展同期展出,堪称中国文化界、书法界的一大盛事。值此难得机遇,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其中,在天津市文联、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的鼎力支持下,邀请天津百位书家深入企业,将书法文化与中医药文化、药酒文化完美融合,书写完成了“乐家老铺酒坊新篇”百米长卷,将在书法节上展出,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略尽绵薄之力。
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传承的企业,其前身是由乐达仁先生创办的达仁堂药酒和膏药的生产基地,与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一脉相承。早在清代雍正年间,我们的前贤就为宫廷制作药酒,将清宫御制药酒技术和秘方传承下来。作为达仁堂的药酒生产基地,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造过辉煌的业绩,在中国药酒的地位上与北京同仁堂齐名,甚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同仁堂曾多次派人到达仁堂药酒生产基地学习药酒的生产技艺。天津药酒无论是传承文化还是创新生产工艺都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引领着中国药酒的风向标。
药酒是中国白酒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妙结合。酒为百药之长,酒即是药,少量饮酒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加入传统中药制成的药酒,使酒助药力,药随酒行,呈现出到达病灶快、起效快、对应性强的优势,特别适合包括风湿、类风湿等病症的治疗。同时,药酒还是强筋壮骨、补益肝肾、滋阴养颜等养生保健的佳品。虎骨酒、益肾液、国公酒等闻名于世,蜚声海外。药酒保健和治疗的两大功能,使药酒在整个中医药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几千年来久盛不衰。
近年来,日益富裕的中国人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对药酒的需求日益加大。作为乐家老铺的传人、中国药酒文化的传承者和领军企业,我们独拥“好酒、好药、好手、好缸”四大传统优势,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药酒文化,规范药酒市场的历史责任。2009年我们建成了乐家老铺沽上药酒工坊,为秉承“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制药道德,全面承袭御制药酒方剂,开启了中华药酒新的篇章。我们选用了曾专供清朝宫廷饮用的渔阳玉液作为制作药酒的基酒,运用宫廷制药技术,精心筛选和净制中药材,严控生产质量,保证药酒的品质和功效。
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2008年就被天津市文联确定为“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生活创作基地”,百名艺术家走进企业,感受现代与历史兼容并蓄的企业文化,创作出许多诗词、书法、绘画、雕塑等展现京万红文化的艺术作品。如今,我们深入挖掘药酒文化,着力打造出了融药酒酿制、药酒文化、中医药文物收藏、艺术家作品创作、参观者品购为一体,药酒文化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药酒博物馆——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乐家老铺沽上药酒工坊。今年4月,该博物馆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肯定了我们以药酒为题材创建博物馆的重要地位,是传承挖掘中国药酒史,弘扬和传播中华药酒文化的基地。
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药酒博物馆自建成以来吸引了众多文化界名人参观品鉴。在第五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筹备期间,我们和一些文化界人士研讨:如何将药酒文化与书法文化相融合,共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后在市文联和书法家协会的鼎力支持下,天津百位书家深入企业,创作并书写完成了“乐家老铺酒坊新篇”百米长卷,以此形式颂扬中国传统药酒文化,其中60%以上是新创作的诗词佳句。这是运用书法艺术宣传药酒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让我们的药酒文化借助书法的力量向大众传播出去。它在书法节上的展出必将引起广大参观者的普遍关注和强烈共鸣,乐家老铺沽上药酒工坊必将引领中华药酒文化走出海河,走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