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热议“中药走出去”
——京万红软膏亮相2016国际烧伤高峰论坛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信息》
图说: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总经理刘文伟(左四)与出席2016国际烧伤论坛的部分中外专家合影。
破除中药发展壁垒 探寻走出去蹊径
6月16日,由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承办的2016国际烧伤高峰论坛在重庆隆重举行。国际烧伤协会主席、前主席等国际烧伤领域知名专家教授,中国的程天民院士、王正国院士和付小兵院士等国内烧伤领域的重量级专家共计500人出席。这次高峰论坛,在“精确化、规范化”的主题之下,各国专家突出探讨关于烧伤的精准医学与规范化治疗问题。
据悉,我国烧伤医学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历时半个多世纪,经几代烧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发展成为少数几个在国际上有巨大影响的医学学科之一。
效果得到认可 京万红被聚焦讨论
在高峰论坛上,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总经理刘文伟分享了京万红软膏在提高糖尿病足创面愈合质量的新经验。多年来,京万红软膏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烫伤膏品牌和国家的保密级品种,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以说在治愈烫伤、烧伤等疑难病症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灾难中,京万红药业捐赠的京万红软膏治愈了众多患者的伤痛,与西药相比其作用更加明显。2008年汶川地震时期,当时带队赈灾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对京万红软膏的疗效印象深刻,并给予了高度的赞誉。
鉴于京万红软膏良好的疗效和深远的影响,“中国创面修复专科联盟” 选定京万红软膏,在2016年5月欧洲德国烧伤科医学会议上由付小兵院士做了重点推介, 吸引了国际上知名专家的关注。而在6月16 日举办的高峰论坛上,京万红软膏同样被重点推介和讨论。
现任联盟主席、来自日本的Sadanori Akita教授表示,某些药物在应对某一类特定的疾病时,的确体现出了无可替代的奇效。他建议,对于这类药物,可以在临床要求上适当宽松一些,进而通过收集数据来做出进一步的支持。像Sadanori Akita 教授这样重量级专家的倡议,对于以京万红为代表的具有特殊疗效的药物推广来说,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会上,中国台湾的杨瑞永教授和印度Raj Ahuja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亦对京万红药膏的疗效开展了深入交流,并围绕京万红外用药国际化进程进行了探讨,并对京万红软膏的特定疗效表示认可。
图说:付小兵院士(右一)在欧洲德国烧伤科医学会议上推介京万红。
外用药引领 京万红被寄予厚望
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在广泛推广之前都要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和近乎严苛的成分分析。中药走出去之前,在标准化方面就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曾经分析,法律、文化等壁垒是制约中药国际化的主要挑战。
正是鉴于中医药在走向世界中的困难,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刘文伟数年来一直以中医药国际化为提案重点,探讨使“中药外用药率先走出去”的方式,来开启中药国际化的进程。
“中药外用药在外科领域用药的临床疗效直观,干扰因素少,易于评价,尤其是在疮疡等领域具有西药外用药不具备的比较优势。”刘文伟说。
京万红药业希望从国际多中心的研究开始,实现开拓国际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总经理刘文伟在介绍京万红软膏时坦言,已经纳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款中药外用药,在如何“走出去”还面临着的重重挑战。
第三军医大学校长罗长坤在论坛上表示,对烧伤患者实施更为精准、更为规范的诊断和治疗,将成为烧伤医学未来发展的趋势。与会的国内烧伤医学研究者表示,将共同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烧伤学科特色的发展之路,让中国的烧伤医学在国际上产生更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烧伤烫伤等创伤,在一般治疗中不仅愈合速度较慢,而且治疗期间花费比较昂贵。一位印度医学专家在高峰论坛上表示,传统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好, 并且价格便宜,如果能够广泛推广对于患者而言无疑是一种福音。
然而,中药独特药效和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市场的现状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这种趋势和背景之下,刘文伟等有识之士所提倡的以中药外用药引领中药走向世界,或许将迎来新的突破。
中药走向世界 将迎多重挑战
近年来随着“中药走向世界”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前提下,如何推广和应用中药就成了越发紧迫的课题。
刘文伟表示,中成药国际化进程多年来进展缓慢存在着多种原因:一是大多内服中成药治疗缺乏比较优势;二是中成药多为复方,很难做出标准化的分析体系, 中药在评价标准上和西药不同步;三是欧美发达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
值得欣喜的是,从政府层面到中医药研究机构和国内的诸多高校院所,已经对中药国际化路径形成了基本的共识,例如在临床研究、成分分析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便是题中应有之义。此前由付小兵院士牵头做的糖尿病足治疗的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这次试验不仅证明了京万红软膏在临床方面的疗效,而且为烧伤和糖尿病足等难以治愈的疾病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在近几年的全国政协会议分组讨论时,中药走出去年年成为热点和重点话题。刘文伟透露,刘延东副总理听取了他的汇报之后,对中药国际化的话题很感兴趣,对中药从业者的努力表示肯定。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医药实际上也是世界的中医药。对于中医药从业人员,中医药国际化是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让中医药造福人类。”刘文伟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