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媒体聚焦

走进京万红   感受和谐(七)

用大爱奏响社会和谐曲

转载自2010年12月7日《今晚报》 记者:陈曦

工会李桂玲主席带队向天津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捐赠药品

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右二)在四川省中医院看望伤员及家属,并了解“京万红软膏”和“橡皮生肌膏”的使用情况,京万红药业副总经理马卫东(右一)在讲解药品。

京万红药业员工携带子女参观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合影留念

一个有爱心员工的企业,一个充满爱心、至诚和谐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有高度责任感、有社会价值的企业。在这奏响和谐协奏曲的京万红药业里,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由衷感叹,让我不禁想说,能在这个企业中工作的员工是幸福的,能生活在如此和谐的企业中是幸福的;就像企业老总所说,“工作着,愉快着,愉快地工作着”,我能从员工的心中、口中、思想中,体味到这种人心向上、人心凝聚、人心至真的心气儿。这不简单的是一种工作,这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工作与人生体验相融、情感与理想归一的生活。当工作成为一种生活,当工作成为一种人生态度,这种和谐相融就成为了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当企业的思想和文化影响了员工,当企业的义举深刻地教育了员工,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成功的。它的成功在于它的社会价值充分体现,它的社会价值不仅体现在对员工的厚待与教诲,更体现在对社会困残人群的救助、对大灾大难的援助。作为有责任感的企业,京万红药业和京万红人做到了,他们对市养老院、市儿童福利院、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天津SOS国际儿童村的长期捐助,他们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救助,无不展现了京万红人的博大爱心,无不展现了京万红药业的社会价值。他们像沧海一粟的水滴,成为了构筑社会和谐的一分子,而且是极其坚强的一分子。

汶川救助忘不了京万红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自然条件复杂,人口密集,所以一旦爆发灾害性事件,往往波及的当地人民数量巨大。这种情况一方面要求政府应对得当高效,另一方面要求其他地区的社会力量对受灾地区和受灾群众及时关注,果断救助。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是这个道理,它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京万红人就非常认同这样的民族理念,“一奶同胞”的家人般的亲密感让京万红人从来都觉得受灾的是自己最亲密的人。自己家里人出了事,怎么能袖手旁观?怎么能不尽力帮助?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震惊,伤痛、死亡、恐惧的交织,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倾力相助的爱心交汇,使人们在经历了灾难之后,彻悟人生,深思百味。然而,此刻让京万红人骄傲的是他们有一个好药,有一个能治疗震后伤口不愈合难症的好药,那就是京万红。在汶川地震,京万红药业的京万红软膏与橡皮生肌膏联合应用,在治疗震伤伤口不愈合上展现了神奇疗效,在前方一线有关京万红软膏神药的报道连二连三,使许多伤员免去了截肢的痛苦。

四川汶川地震后,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派,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房书亭副局长带队中医药专家指导组和京万红药业的22万元首批药品“京万红软膏”、“橡皮生肌膏”各20件赶赴汶川。在汶川地震的27万伤员中,大部分是骨外伤,且病情极度恶化,伤口感染严重,急需中医治疗的有效方法。2008年5月23日下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次召开了紧急会议,最后采纳了由我国中西医结合疮疡专家李竞提出的京万红软膏与橡皮生肌膏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而该方法是李竞教授集唐山震后的实际治疗经验和效果认证的中医药外治疗法,这种方法突出了中医药在治疗创伤愈合的简、便、验、效的优势,其特点是一般不用抗菌素,简便易行,不受医疗条件的制约,不仅会快速使伤口愈合,而且极大地减少伤员的痛苦。而京万红软膏和橡皮生肌膏联合用药救治伤员时,因两种药都为油膏性质,在换药时不会粘连和撕扯伤口,因此极大地减少了伤员的痛苦。

在用京万红软膏治疗伤员时,有一个都江堰的小男孩,在一开始使用京万红软膏时他拒绝换药,因为以往的换药经验让他撕心裂肺,每次当换药时干涩的纱布从伤口撕下,钻心的疼痛都让他直冒汗,所以他都用打游戏机来转移注意力。而当专家组成员张朝晖主任为他使用了京万红软膏进行第二次换药时,直到换完了药,他都不知道,以至于马上对张主任说:“明天我还让你换药!”英国的外科医生瓦西姆·赛义德曾感叹京万红软膏的神奇疗效“她的残肢没有任何感染迹象!”(2008年6月18日《参考消息》)。

神奇的京万红在四川汶川地震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京万红人集体奋战、加班加点赶制药品的结果,是京万红人博大爱心的展现。当我问及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赴四川赈灾的京万红药业副总经理马卫东:“您当时想到过危险吗?”他说:“没有。就是一心想到灾区献一份力,希望我们的药能派上大用场。但当经历了最大的一次余震,只穿短裤从五楼跑到了一楼时,还是会有些心有余悸。”而后,他呵呵的笑笑。我知道,这不在乎的憨笑背后其实包含了他那颗急助灾区的爱心。

在玉树地震中,京万红药业同样伸出了援助之手,既捐赠了20万元的药品,也派专人赶赴灾区指导如何用药。在2008年初我国安徽等14个省(区、市)遭受的50年不遇的大雪灾,京万红药业还向灾区捐赠了价值58.10万元的药品。京万红人情可贵、爱可珍,当面对社会需要急助时,他们不顾个人安危,用至真大爱构筑了社会和谐之曲。这种义举,怎能不令人感动;这种真情,怎能不唤醒爱心!

老少残困人群忘不了京万红

作为公民,每个人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组成分子,当一个公民意识到这个社会里的某些事是与自己相关的,自己应该为它做些什么——思考关注、出谋划策、评析讨论、亲力亲为,意图使事务朝良性方向发展的时候,我们说这个公民已经具有了社会责任感。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运转单位,商业人格化以后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是企业立足于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名誉和软实力资本。

京万红人深信企业的壮大绝不能仅靠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和管理经验上的先进高效,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激发企业的高尚企业人格,同时潜移默化中使企业在行业良性轨道上走稳、走远。京万红药业一直以来都把社会责任感作为企业立足的核心理念之一,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每个人都融入到饱含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文化中,这也解释了它在多次社会募捐活动中的一贯表现。京万红药业与天津市养老院、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天津SOS国际儿童村,签订了长期捐赠的协议,只要是企业生产的药品,就义务定期为这些单位送去,而且在儿童节、重阳节、圣诞节、春节除捐赠药品外,还会送上节日礼物。京万红药业还与天津市困难职工救助中心建立了长期的联系,定期为他们捐赠药品,近三年来就向天津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捐赠了朱砂安神丸、消食退热糖浆、胃康灵胶囊等价值100多万元的药品。

“殚精竭虑,培育爱心企业;呕心沥血,造福人类健康。”这是京万红药业揭牌宣言中展现的企业精神。企业的发展与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爱,培育爱心企业,积极回馈社会,造福人类健康,肩负振兴中医药事业的历史重任是京万红人孜孜以求的目标,是京万红药业一贯追求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的体现,更是京万红企业文化理念的具体展现。作为“天津市慈善之星企业”,我相信,他们会持续地关爱社会,一以贯之地为社会、为大众奉献爱心。

孩子们与京万红共成长

为了使员工受教育、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2010年3月6日,京万红药业工会组织了一项具有教育意义的参观活动,由员工自愿报名带着自己的小孩参观天津市儿童福利院。6日清晨,大家在工会李主席的带领下来到儿童福利院。带着慈爱之心,大家不约而同都为福利院的小朋友们购买了礼物,有食品、玩具、书本、文具等。同时,工会也为市儿童福利院的全体女员工带去了“三八”节日礼物。这次活动,男、女员工自愿报名,并可以携带孩子一起参观,目的是为了使员工和孩子们感受福利院的爱心工作,在令大家受教育的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践行爱心事业。福利院的王书记简要介绍了福利院设施、医疗、教育和人员等状况及福利院的发展。而后,带着大家参观了福利院的教室、生活区。当看到福利院那些不健全的儿童,倾听王书记讲述他们的不平凡遭遇时,大家都心头一紧,对孩子们的怜爱之情油然而生。京万红药业员工的孩子们还和福利院的儿童们一起游戏、画画,场面着实感人。参观福利院的员工们纷纷表示希望以后能多多参加这样的活动,通过活动教育自己的子女,教导他们珍惜生活、珍惜生命,学会关爱,充满爱心。

京万红药业的关爱之举处处可见,在宣扬企业文化、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进行着员工及后辈们的思想教育。企业领导的先进理念、企业文化的厚重与底蕴必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京万红人,将引领企业朝着持续、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树百年企业的风范。

商界有一句名言叫做“小成凭智,大成凭德”,意思是说小型的成功主要依靠智慧,而将事业做大做成则依靠高尚的德行。其实这是一条放之各业而皆准的道理,直白昭示出事业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对公平、正义、慈善等正面价值的推崇。这不光是因为企业做大以后会受到更多企业和个人的关注,而且更深层次的是企业人格化的精神理念和社会信誉的保证。可以从近年来面对我国各地区相继发生的灾害事件中京万红人的反应看到:从四川汶川到青海玉树,从救助孤寡老人、困难职工,到关爱孤儿成长……处处都活跃着京万红的身影。京万红人正在祖国需要的各处尽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相应地许多慈善机构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业中都留下了“京万红”的印记。这是京万红人的自豪,同时也让京万红人一直以来踏实坦然。在这一系列善举的背后,支撑京万红人的精神理念无疑是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无非就是一个大家庭,京万红药业一直力图将社会责任感内化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将责任意识融入每一个京万红人的血液,它将是事业长久昌盛和高尚人格的保证。

企业微信订阅号
企业微信服务号
淘宝官方企业店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    |    (津)-非经营性-2022-0019    备案号:津ICP备1700447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646号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大明道20号    邮编:300112    电话:022-27795500    27795105    传真:022-27795500
分享网站